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刘玥晴)“AI(人工智能)在美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要善于运用相关技术普及艺术,助力青少年审美培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热门话题,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自2023年起,舒勇便坚持用生成式AI创作画作,在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中,他对AI创作产生了新的体悟和思考。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坚持用AI创作。图为舒勇社交账号截图。
去年,舒勇策划了一个面向儿童的AI画展。他惊喜地发现,儿童经过简单培训后,可以突破技巧的束缚,把自己的想法输入指令进而生成画作,他们的AI作品有时效果比成年人的还好,因为小孩子往往想象力更丰富。
“未来新美学将会在人机互动模式下产生,人人都需要具备AI素养。只有把AI创作变成生活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和AI交流,了解其技术逻辑和未来方向。”舒勇认为,应引导青少年关注技术革新,培养自身AI思维,分享新技术带来的红利。
此外,在AI使用过程中,舒勇进一步思考培养人工智能体系适应中国语料和数据的做法。他鼓励大家大胆使用中华文化特色符号、素材、思想去训练AI,与它交互,在该领域形成属于中国的审美系统。
结合创作实践和调研情况,舒勇建议,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跨语言交流和国际合作、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等措施,搭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提升中国文化符号影响力。(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冯德莱恩说乌克兰有可能在2030年前加入欧盟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荣获2024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
- 痛心消息传来!母女俩确认遇难
- 招聘12人!济南起步区所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公告今
- 幼儿园将免费?最新回应→
- 游客在西岭雪山偶遇野生小熊猫引发网友关注!景区:将持续关注
- 天津口岸迎来2025年首艘访问港邮轮
- 乌鲁木齐甘泉堡举办税收政策座谈会助力孵化企业精准对接惠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