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执行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报告表示,案件总量大和定分止争难是法院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挑战,影响审判质效,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压力之大、挑战之多、责任之重前所未有。”
首先,案件总量大。2024年全国法院收案4600万件、法官人均办案350多件,分别是2014年的3.4倍、5.4倍,更是1984年收案194万件的23.7倍。其次,定分止争难。除案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外,更突出的是矛盾纠纷日益复杂。
报告表示,过去少见的知识产权、破产金融、海事海商、涉外涉网、环境资源等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过去的纠纷多是个案,矛盾简单、争议单纯,现在更多是影响性、关联性、群体性矛盾纠纷。
比如,2018年以来,全国法院破产案件收案年均增长超过30%,这类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涉及企业、职工、债权人、投资人等不同主体利益诉求,涉及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税收处理、风险防范等大量工作,案件处理难、周期长。
一些传统领域纠纷也呈现新特点,更复杂。报告举例称,比如婚姻家庭纠纷。过去的离婚纠纷涉及的财产纠葛争议较小,甚至“拎包就走”。而现在,就业、住房、育幼等压力都更大、更重,经济利益与情感伦理交织冲突,离婚案件往往涉及房子和大量的财产分割问题、子女抚养问题,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未来的生活甚至安全感,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报告表示,一方面,压实各级法院院长、庭长、审判长、法官的责任,促进司法权有序运行;通过优化绩效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调动每一名干警的积极性;通过科技赋能,最大限度促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深挖案件背后的原因,研提司法建议,与有关方面共同加强综合治理,促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这些股票,被大幅加仓
- 任前公示朱百里拟提正厅,曾任华安县委书记!
- 露营推车变身遛娃神器
- 湖南省岳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宇宙接受审查
- 南京师范大学一副院长被举报出轨女博士,校方回应
- 痛心!已致4死26伤,一商场突发爆炸
- 实测22款APP,AI客服转人工太难了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有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