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中国政府网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引发了舆论热议。
每年两会,教育作为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基于“孕生养育教”压力大的现实,近年来的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都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切实缓解公众的后顾之忧。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如果将学前教育纳入具有普及性、强制性特点的义务教育,就意味着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方面的相对统一。对于个体差异较大、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龄前儿童,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孩子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发展,值得斟酌。
基于幼儿的特殊性,专家们指出与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倒不如推行免费教育更为稳妥。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庹庆明,就带来一份关于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议。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无疑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费用支出,依然是许多家庭不小的负担。免费学前教育的逐步推行,将直接减轻家庭教育成本,让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经济压力得到极大缓解。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也能让家长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孩子的其他成长需求中。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学前教育逐步进入“免费时代”,这个民生大礼包对提升生育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下,年轻人面临着诸多生活压力,其中育儿成本过高是导致他们“不想生”“不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前教育作为育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免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变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增强他们生育的意愿和信心,为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免费学前教育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在地区、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推行,能够让更多学前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保障每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当然,要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一“两会好声音”落实到位,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做好经费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缺一不可。经济发达地区应该率先落实,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酌情推进。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福祉,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尽快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潮新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永信至诚发布元方系列产品,助力企业AI私有化转型
- 湖南省司法厅解读《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今
- 极目政情丨张义已任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总经理
- 复旦大学一博士后抄袭硕士论文被退站,要着力防范繁转简的低端
- 江西女孩花15万穷装新家,高级又显大,140平堪比大平层,超赞
- 218秒骤降920米,菲机冲向中国军机,满载各国记者体验惊险瞬间
- 全民健康体重促进项目启动共筑健康中国新防线
- 谨慎驾驶!咸阳一轿车因雪天路滑冲出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