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邹阿江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让广大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那么,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
成都市政协委员、民盟温江总支副主委、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智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张冠斌,在2025年成都市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议将老年听力综合防控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提案。

成都市政协委员张冠斌
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
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张冠斌认为,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听力障碍作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社交孤立、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张冠斌以老年性耳聋为例进行介绍,《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显示,老龄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一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而且年龄越大,发病比例会越高,这部分老人从听力障碍发展到沟通交流障碍,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张冠斌说:“当前老年听力健康服务在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等环节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政府加大投入与统筹规划,实施老年听力综合防控项目,切实改善老年人听力健康状况。”
“如果能保证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听得见外面的声音,能有质量的出行,也能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张冠斌认为,助听器等设备和公告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尤为重要。
张冠斌建议,首先可将耳聋基因筛查体系扩展到老年群体,对百万户籍老人进行免费耳聋基因检测,找出老年群体中p.V37I(致聋突变位点)高危群体,每年进行听力筛查并及时给予听力干预。张冠斌解释称:“正常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概率是33%,但若父亲携带1个,母亲携带1个,孩子有25%概率携带2个,这样的孩子就是p.V37I高危群体,一旦年龄达到60岁,有80%概率出现听力下降。”
同时,张冠斌还建议设立老年听力专项补贴资金,对筛查出来的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老年患者,给予助听器购置、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训练费用补贴。此外,还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听力康复事业,通过政策扶持(如税收优惠、场地租赁补贴),引导民营康复机构、助听器验配企业拓展老年业务,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服务供给格局。
图据受访者提供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四川平安人寿召开DeepSeek项目组启动会
- 济南公交3条线路将优化调整部分运行路段
- 招聘12人!济南起步区所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公告今
- 赵亮、周志红、邹联克,被罢免
- 不到2年时间,她虚开发票67张,侵占公款76万余元用于消费!四川
- 涨了!国家助学金额度提高,覆盖面更广
- 一男子反复鼻出血,原来是6厘米长水蛭作祟!医生提醒:野外劳作
- 浙江发现一户人家的装修,那叫一个高级耐看,拍照给大伙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