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工智能,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打造眼科大模型,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说:“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巨大的兴奋点。”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王宁利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并不是形容词。医学界早有研究表明,通过眼底照片,80%的眼病可以被发现,其中又有80%的眼病可以早防早控早治,能有效降低致盲、致残率。
多年来,王宁利一直在呼吁将眼病筛查纳入我国慢性病管理范畴。
ChatGPT发布后,王宁利和他的团队希望能够有一款大模型,可以帮助眼科医生诊疗。于是,他们从前年开始打造眼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王宁利告诉记者,通过眼底一张照,不仅眼病早知道,而且全身的代谢相关疾病也能早知道,“能够诊断发现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部占位性病变等30多种疾病。”
“人工智能的研发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兴奋点,也让我们越来越坚定信心,把这件事做下去!”王宁利说,眼底一张照不仅能够用于眼病的预防和筛查,还能用于整个健康管理,目前一张眼底照片的成本已下降到20元左右。随着大模型及眼底照相技术的成熟,这个成本还有一定下降空间。目前,王宁利和他的团队正在进一步研究开发大模型及面向普通市民的小程序。
“我将继续呼吁把眼科检查纳入慢病防治体系。”王宁利建议,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每年对60岁以上城乡居民开展5种常见致盲性眼病联合筛查,每两年对50岁以上城乡居民开展联合筛查,对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度近视者等重点筛查,联合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等慢病进行联合筛查,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颖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公示泸州老窖、老干妈等38家食品企业入选
- 四十华诞春华秋实——《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主编致辞今
- 山东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做大做优做强民营企业
- 别不当回事!男子牙疼数日,没想到是心肌梗死
- 湖南省岳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宇宙接受审查
- 环县召开2025年林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会
- 印度人的天要塌了,中国不按常理出牌:西南边陲出现一个巨大阴
- 太冤了!这种锅很多人都怕,其实早升级了,居然一直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