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3月6日电(记者 贺劭清)记者6日从四川大学获悉,四川大学与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一项研究中,揭示了细胞核中的“力学密码”:细胞肌动蛋白入细胞核增进核张力,可驱使细胞成骨分化。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细胞骨架张力推动成骨分化”的传统认知,也对生物材料界面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长期以来的主流学术观点认为,稳定的细胞粘附和较高的细胞骨架张力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关键。
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嵌段共聚物胶束纳米光刻技术,在30纳米到150纳米的范围内精确控制了细胞粘附配体间距,发现在配体间距增大造成的细胞粘附失稳、骨架张力下降的状态下,细胞却呈现出成骨分化趋势。
为了破解“低张力—高成骨活性”的谜团,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承载DNA的细胞核。他们发现,细胞核内的力学状态,即核张力的变化,在调控DNA转录与干细胞命运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肌动蛋白骨架的“组装-解离”动态过程促进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可在缺失骨架张力的情况下直接促进细胞核张力。
这一发现为生物材料界面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科研人员可通过调控纳米尺度的粘附配体分布,实现对细胞核力学状态的精准调控,从而更有效地诱导成骨分化,为骨修复和再生医学开辟新的途径。
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美食冷知识丨这道美食,原来自古就会吃!
- 甘肃省审计厅原一级巡视员张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今日头
- 2024年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万平方公里
- 白天辉,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 详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数据阅独】中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的比例高达7509%
- DeepSeek带火这个岗!急缺,高薪!
- 外交部:美胁迫别国打压我芯片产业损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