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眉山市洪雅县公安局办公楼,一盏台灯常与星光相伴。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教导员王梅伏案疾书,键盘敲击声与纸页翻动声交织成独特的“小夜曲”。从警27年,她以笔为刃、以情报为盾,在公安战线上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十余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的荣誉背后,是这位巾帼警花用青春镌刻的信仰印记。
王梅,女,汉族,1977年5月出生,四川洪雅人,1998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200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洪雅县公安局情报大队教导员。
“写材料不是码字,是解剖工作的手术刀。”在王梅的办公桌上,21本泛黄的笔记本整齐排列,记录着从警以来的每个案件细节、每条研判心得。从基层派出所内勤到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再到情报战线,她始终践行“四勤”法则:勤学政策法规、勤思业务痛点、勤练写作技法、勤积实战案例。

2023年洪雅系列盗窃案侦破期间,她连续5天废寝忘食,将零散线索梳理成32页研判报告,为专案组锁定跨省流窜团伙提供关键支撑。面对“板凳坐穿”的枯燥,她独创“三段式”写作法:清晨梳理脉络、午后打磨细节、深夜推敲逻辑,让每份材料既有数据筋骨又有研判灵魂。2024年,她主笔的72篇专报信息,多次被国家级、省市级部门采用,用文字搭建起守护平安的“数据长城”。
褪色的警服见证着时光,泛白的袖口记录着坚守。27年来,王梅辗转7个岗位,始终保持着“新兵”姿态:为搞清新型网络犯罪模式,她拜90后技术民警为师;疫情期间带头组建“巾帼党员突击队”,白天核查数据,晚上为封控区群众协调物资。
2022年“团圆行动”中,她通过跨省数据追踪,让被拐多年的男子重回洪雅老家。认亲现场,年过七旬的母亲颤巍巍掏出珍藏多年的拨浪鼓,那瞬间的泪光穿透了王梅的眼睛。“群众把人生托付给我们,我们就得还他们一个真相。”这句话被她写在便笺上,贴在电脑边缘,成为永不熄灭的信念灯塔。
从青葱岁月到两鬓染霜,王梅把人生最绚烂的时光镌刻在警徽之中。有人问她为何能坚守枯燥的情报岗位,她指着墙上“守护烟火”四个毛笔字笑道:“每排除一个风险隐患,洪雅街头就多一串安心回家的脚印。”晨曦中,她又伏案梳理最新研判报告,键盘声与早市开张的喧闹渐次交融,奏响平安晨曲。(洪雅县公安局供稿)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全力推进项目攻坚扩大教育有效投资
- 成都如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市政协委员雷鹏:让青年人才留得
- 环县: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极目政情丨张义已任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总经理
- 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已获博士学位西北大学官网简历更新今日头
- 曾经火爆全网,如今部分停服,很多人都玩过这款游戏……今日
- 一看书就犯困?真不怪你!这可能是大脑发出的警告信号今日头
- 北京首钢全力出击!拒绝输给上海男篮,纳塔尔首秀,CCTV5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