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发现了活性氧超氧阴离子是药物分子合成的催化剂,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了全新路径,在生物制药、绿色化工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这一成果今天(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一直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都被贴上“健康杀手”的标签,这个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肆意切割DNA、破坏蛋白质,甚至被证实与癌症、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全球科研力量都在竞相研发清除它的“护盾”。但是这项研究发现,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证实超氧阴离子可以作为酶的催化工具生产药物分子,突破了超氧阴离子现有“负面”功能的传统认知,证明自然界的智慧远超人类想象,那些我们普遍认为的“有害分子”,或许正是打开未来科技的钥匙。
该研究成果将为开发新型酶制剂开发、重构天然产物合成途径提供宝贵的分子进化蓝本;同时将加速麦角生物碱等抗抑郁药物的新药开发和绿色制造的过程。相关酶制剂的开发将为传统化学合成提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推动医药制造向高效、环保的范式转变。(来源:央视新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蒋蓝新作《苏海鲸波》出版再度扣击从苏轼到东坡精神历程今
- 教育领航五育并举民进尽所能帮扶毕节
- 特别关注|中药逆转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淮阴师范学院:迈入新学期奏响新乐章
- 李锦泉、李晓坚、李辉聪三人合力,成功救起溺水游客今日头
- 玫瑰花开醉心头
- 给博士的初中学历配偶安排工作引关注,高校回应
- 2024年环县羊+产业种植规模突破100万亩产值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