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管工作站内,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挂满了整面墙;门外不远处,一辆辆满载食材的餐车有序进场;经营区,一个个摊点传来的滋滋油煎声弥漫着食物香气……近日,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比亚迪园区附近的“潮汐经营区”,一幅充满烟火气又和谐有序的画面映入眼帘。

就在去年,这里还是流动摊贩随意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的另一番景象。随着比亚迪的投产,目前员工激增至2.6万余人,虽然园区内部有食堂、超市,但有部分员工仍有外出就餐需求,同时往来货车司机也需要就餐,导致周边商贩、摊点越来越多,占道经营、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食品卫生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平衡企业职工需求和流动城市管理问题,成为起步区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广泛征求摊主意见,大家都希望能有个稳定的经营位置。”崔寨街道党工委委员、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闫立功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实地勘察,终于在比亚迪园区和宿舍区间找到了一处理想场所——一座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的闲置桥。“这里正好是员工下班回宿舍休息的必经之路,既能满足员工顺路买饭,也能用好闲置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在起步区综合执法部的指导下,街道引进了第三方市场管理运营公司,并建设城管工作站,把桥面重新修整,挨个商贩宣传引导……终于在2024年11月,建成了现在的比亚迪临时便民疏导点——“潮汐经营区”。

经营烤鸡摊位的曹圣宾是给城管工作站送锦旗的摊主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在马路两边摆摊不仅不安全,每天还要“抢位置”。“自从有了固定摊位,自己心里特别踏实,安全有了保障,客流也更加稳定了。”如今,随着160余个流动摊贩建档入驻,“潮汐经营区”不仅规范了经营秩序,还解决了摊贩的生计问题。

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潮汐经营区”是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坚持“721”工作法和柔性执法,通过“疏导结合”方式开展占道经营管控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在占道经营管控方面采取“疏堵结合”策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设立临时便民疏导点、完善管理制度、设置城市管理工作站、建立重点点位动态台账等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水平。
济南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将继续深化“潮汐经营区”的成功经验,并探索更多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起步区在城市管理与民生保障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为起步区打造更加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来源:闪电新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超33亿元资金,瞄准这一方向
- 淄博、滨州机场建设传来新消息,山东市市通机场蓄势起航今日
- 开学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这样充电
- 气温将回升,未来几天海南天气→
- 游客在西岭雪山偶遇野生小熊猫引发网友关注!景区:将持续关注
- 春来水暖鸭先知
- 庆阳又有降雪!时间就在→
- 部分丰子恺先生作品入藏中国国家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