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时为何会“爆粗口”?这背后有科学依据!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小心受伤时,情不自禁地会脱口而出一些“不雅”的词语?这并非偶然,研究表明,说脏话可能真的能帮助你减轻疼痛感。
英国研究人员奥利·罗伯逊和理查德·斯蒂芬斯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探索说脏话和疼痛之间的关联。他们的研究成功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这一发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早期研究:说脏话与痛觉减退有关
早在2009年,罗伯逊和斯蒂芬斯的一项早期研究就发现,说脏话与痛觉减退(hypoalgesia)之间存在关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痛觉减退的定义是: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发生的疼痛减轻现象。这意味着,说脏话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影响身体的疼痛感知系统,从而降低疼痛的强度。
“传统”脏话效果更佳:疼痛阈值和耐受度均提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受伤后使用“传统”脏话的人,与那些没有说脏话的人相比,“疼痛阈值提高了32%,疼痛耐受度提高了33%”。这意味着,说脏话不仅能让人对疼痛的感知变得迟钝,还能提高人忍受疼痛的能力。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传统”脏话对疼痛耐受度的影响,明显优于那些更具“情感性和幽默性”的词语。
“战斗或逃跑”反应:脏话背后的生理机制
斯蒂芬斯解释说,这种现象很可能与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应激反应有关。当人们感到疼痛时,说脏话可能会引发类似的生理反应,例如心率加快、肾上腺素激增,从而为身体做好应对威胁的准备。这种应激反应可能暂时转移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关注,并提高身体的耐受力。
跨语言研究:说脏话的止痛效果不受语言限制
为了验证说脏话的止痛效果是否与语言文化有关,罗伯逊和斯蒂芬斯还进行了一项跨语言研究。他们比较了英语使用者和日语使用者,发现尽管日语文化中不太强调使用脏话,但说脏话仍然与疼痛耐受度存在关联。这意味着,无论使用哪种语言,说脏话似乎都能产生类似的止痛效果。
总结:适时“爆粗口”,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说脏话可能并非毫无意义的“粗鲁”行为,而是一种潜在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受伤或感到疼痛时,适当地说一些脏话,或许真的能帮助你减轻痛苦,提高疼痛耐受度。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文明用语,避免过度使用脏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冒犯。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为检察权运行加把锁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
-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开展敲门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一文掌握:肝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丨临床必备今日头
- 慢乙肝功能性治愈后肝脏相关结局预测|前沿速递
- 劳动教育玩出新高度,近500人比赛拔萝卜
- 衡南县三塘星火小学:以哪吒精神赋能开学
- 郊狼。泛滥成灾。猎人负责清剿行动
- 今日科普|为何手放电磁炉上,不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