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发或曾驱动病毒进化:远古辐射或加速坦噶尼喀湖病毒多样性爆发

超新星爆发或曾驱动病毒进化:远古辐射或加速坦噶尼喀湖病毒多样性爆发

知行看点 2025-03-05 热点资讯 54 次浏览 0个评论

超新星爆发或曾驱动病毒进化:远古辐射或加速坦噶尼喀湖病毒多样性爆发

宇宙深处的超新星爆发,是否真的能影响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远古湖泊中的病毒多样性之谜

大约250万年前,位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中的病毒种类突然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座湖泊被东非大裂谷隔绝,横跨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布隆迪和赞比亚的边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研究病毒进化的理想场所。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在试图揭开这一病毒多样性爆发的秘密。一种新的理论认为,这可能与来自“附近”超新星爆发的辐射有关。一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新研究,通过分析坦噶尼喀湖床中的铁-60,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支持。

超新星辐射与病毒变异

研究指出,大约在250万年前,来自天蝎-半人马座星协(Scorpius-Centaurus group,距离地球约460光年)或杜鹃-时钟座星协(Tucana-Horologium group,距离地球约230光年)的超新星辐射,持续照射地球长达10万年。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宇宙辐射可能破坏了病毒的DNA,从而加速了突变,最终导致了病毒物种的多样化。

“能够发现这些遥远的天体事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或地球的宜居性,真的很酷,”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本科生凯特琳·野尻(Caitlyn Nojiri)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我们从其他论文中了解到,辐射会损害DNA。这可能加速细胞的进化变化或突变。”

铁-60:追溯超新星爆发的线索

要理解这250万年前的细胞演化故事,关键在于铁-60。铁-60是铁的一种同位素,主要产生于超新星的剧烈爆炸中。通过分析从湖床采集的样本,野尻和她的团队分离出了两种不同的铁-60群体:一种形成于250万年前(即超新星爆发时期),另一种则形成于400万年后。

研究人员认为,后一种铁-60很可能是地球进入银河系中被称为“本星泡”(Local Bubble)的区域时到达地球的。“本星泡”是一个低密度区域,其外围充满了超新星爆炸后留下的物质残骸(地球目前正位于这个气泡的中心附近)。

“铁-60是追溯超新星发生时间的途径,”野尻说。“我们认为,在两到三百万年前,附近发生了一次超新星爆发。”当研究人员对这些超新星进行建模时,结果显示它们与之前关于辐射峰值的数据“完美”吻合。

巧合还是因果?

当然,附近超新星的爆发,与非洲一座偏远湖泊中病毒多样性的增加,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巧合,两个数据点之间并没有关联。即使是野尻也承认,该研究并没有证明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联系,“但它们的时间框架非常相似,”野尻说道。

宇宙对地球生命的影响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确实提供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证据,表明深空中的宇宙活动可能对地球生命的演化产生了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为深远的影响。这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命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超新星爆发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例如,研究宇宙辐射是否对其他生物的DNA造成了损害,或者是否加速了其他物种的进化。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宇宙环境对地球生命演化的影响。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超新星爆发或曾驱动病毒进化:远古辐射或加速坦噶尼喀湖病毒多样性爆发》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